品牌文化背景
推薦
熱門
詳情
道教文化
道教文化
道教文化源遠流長,博大精深。概括起來有:道教宇宙觀,道教人生觀,道教哲學,道教神學,道功道術,齋醮儀范,醫學養生,陰陽風水,命相預測,道場法事,道教武術,道教音樂等十二個方面。因此說,道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座寶庫。而建立,發揚,完善這座寶庫的是一代又一代圣賢先哲,仙真高道。先秦時期到隋末時期,到魏晉南北朝時期,到隋唐五代時期,到兩宋時期,到全元時期,直到明清時期和近代,共有知名真仙高道710余位。在歷代真仙高道中最著名,最為人們所耳熟的有:老子,春秋末人,是道家學派和道教哲學創始人。始李,名耳,字聘。楚園苦縣人(今河南鹿邑縣)。他的《老子五千言》,又稱《道德經》是道教文化的開山之作,其哲理精深,蘊藏著極深的智慧,對宇宙,社會,人生的洞察,對人類理性的反省,在概念的分析都有著極其深刻的見解,在中國及世界影響深遠。
莊子:戰國時人,道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,老子哲學繼承者,學問淵博,著《莊子》十萬余言,即《南華真經》,分為內篇,外篇,雜篇,共52篇,現存33 篇,唐玄宗封他為“南華真人”,宋徽宗時封他為“徽妙方能真君”。
鬼谷子:戰國時期思想家,楚國人。因長期隱居穎川陽城(今河南登封縣內)的鬼谷山,故鬼谷子,著有《鬼谷子》一書,是中國相學的創始人。
徐福:秦時方士,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家,探險家,瑯砑人(今山東膠南,諸成一帶),是道家醫學的創始人。
東方朔:西漢方士,字曼青,西漢時平厭次(今山東陵縣)人。著有《神異經》,《海內十洲記》等書,精通道家命相學,醫藥學。人稱“仙人”。
葛洪:東晉著名道士,人稱葛仙翁,丹陽旬容人(今江蘇境內)著有《抱樸子》一書,共70篇,主要記載煉丹的方法。對我國化學,醫學,制藥學有一定的貢獻。
王重陽,金代著名道士,陜西咸陽人,是道教中全真教的創始人,著有《明陽立教十五論》,是道教養生學的倡導者。
張三豐:明代著名道士,武當派創始人,冀川寥陽人(今河北)精通丹術,著有《全丹玄要》三篇。《道藏輯要》中收錄生人所編《張三豐先生全集》對道教武術和道教音樂作出重要貢獻。
道教文化是一個龐大的學術體系,它兼收并蓄,龐雜多端,《道藏》中收入易類、醫家、術數、雜家、諸子、地理、天文之書。著名道士陳攖寧云:“總而言之,道家學術,包羅萬象,貫徹九流,本不限于‘清靜無為’消極之偏見,亦不限于煉養、服食、符箓、經典、科教狹隘之范圍。”
道教養生中的一些修煉方術,包括煉丹術、黃白術、醫方、仙藥、服餌、辟谷、導引、行氣、存思、守一、按摩、健身術、養生術、諸家氣法、房中術、內丹學等,皆屬于道教科學的范圍。因為這些方術都有科學的意義,它們包含有古化學、醫藥學、性科學、老年養生學、心理學、體育學、人體科學等多種學科的內容。